初步解決了續約問題后,大陸全家開始提速。
近日,《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現任中國全家執行長魏應行及其團隊到訪Today便利武漢總部,并與Today便利創始人宋迎春接洽。Today官方對此表示,“雙方就企業間開放合作,共同推動便利店行業發展,進行了探討。”
同時,全家便利團隊還接觸了江西有家便利。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江西有家實業有限公司向上海頂實倉儲有限公司出質了旗下江西勵初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廣州伊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旗下公司股權。而頂實倉儲有限公司是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在中國大陸地區指定的唯一供應鏈集成商,屬于中國全家投資方頂新集團旗下供應鏈公司。
也就是說,全家便利正在接觸本土區域便利店品牌。這不僅關系到全家便利接下來的擴張模式,也會對便利店格局產生影響。
從合作模式來看。由于大陸全家與日本全家續約方案并未向外界披露,關于全家能否自行進行區域擴張合作未有定論。因此業界目前主要有兩種分析方向,一是全家便利在新一輪續約中拿到了區域擴張權限,或將通過與區域便利店品牌合作等方式,快速提升門店數。二是日本全家方面仍然以“開城費”等方式限制全家擴張,那么中國全家背后經營主體頂新集團,也可通過開放頂實供應鏈等方式拓展B端市場。
在便利店格局層面。全家便利一旦開放合作,從門店數量、加盟商拓展、區域占有率以及消費者層面均會對羅森、7-Eleven兩大日資品牌產生影響。而與區域便利店品牌合作,也從一定程度上貼合了當前本土便利店品牌出現并購整合的行業趨勢,相對更易推動。
《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此前受制于中日全家便利的品牌授權糾紛,在羅森、7-Eleven兩大日資便利店先后提速擴張的背景下,全家似乎暫停了兩年。但隨著全家便利與日方達成為期十年的新一輪續約合作,業界有必要重點關注全家接下來會如何發力。
摸索區域合作可能
已有To B輸出案例
有家便利與頂實倉儲之間能達成股權質押關系,起因在于原有家便利投資方新力地產資金鏈出現問題。這導致有家便利在維持日常經營的基礎上,也需要對接新的資本方。在此背景下,頂實倉儲出手,其背后考量就值得業界關注。
《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雙方達成合作,可以從兩個方向理解,分別代表了全家便利未來發力的兩種可選方式。
第一個方向是,頂新集團是通過旗下供應鏈公司間接入股有家便利。頂實倉儲接受有家便利旗下供應鏈公司股權質押,相比較直接進入母公司股權結構來說,即有可能避免母公司主體存在的債權關系。如此一來,即便有家便利未能如期達成雙方合作目標,其供應鏈公司會成為頂實倉儲旗下子公司,變現機會更大。
那么,對于全家便利來說,這也是一種拓展區域合作的嘗試方向。
一位接近全家的行業人士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全家此前未能快速開城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與日方的品牌糾紛懸而未決,導致全家不能全身心專注于擴張運營。二是日方對中國全家有合同條款約束。日方首先嚴格限制中國全家只能以頂新集團為運營主體,不能第三方區域大加盟商合作。其次,中國全家每進駐一個新城市,均需向日方繳納一筆數額不小的開城費用。
此次續約后,日方如果放寬了上述條款,全家便利選擇與區域品牌合作,便有可能在短期內進入新城市,借用當地企業資源。
從全家便利近期接觸的Today便利、有家便利可以看出,二者在單店模型、商品結構等方面是以日式標準化便利店為參考,與全家便利具有一定契合點。而有家便利創始團隊出身于全家,在企業文化、運營邏輯等方面,也更易磨合。
“7-Eleven每年也會找一些區域便利品牌交流拜訪,但去的都是自己尚未進駐的城市。所以全家團隊去武漢拜訪Today便利,也就可以理解。”一位便利店高管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稱。
第二個方向是,如果日方仍然嚴格控制中國全家運營方式,那么頂新集團或將在便利店業態B端輸出層面加大力度,推動此前只供全家的供應鏈、商品、技術、設備等板塊開始向第三方輸出。
實際上,這一方向已有案例落地。2021年3月,福建見福便利與全家便利于成都區域合用供應鏈系統,雙方配送車輛、倉儲及部分商品供應均為同一體系。據接近見福便利的業內人士表示,若雙方合作順利,未來成都區域內見福便利與全家便利的商品結構將逐漸趨同。
據頂實官網信息顯示,“頂實正依托于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應用、 AI 設備的快速引進,重點打造為更多品牌便利店提供物流及供應鏈集成服務的核心能力。”可見其服務范圍已從專供全家轉變為面向全行業。頂實總經理楊振宇也曾公開表示,“未來十年,頂實會進一步定位于便利店B2B智能商貿物流合作平臺,發揮頂實商貿和物流的能力,成為中國便利店供應鏈市場中的’BAT’和’三通一達’”。
同時,有知情人士向《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全家便利的工程部已轉變為獨立子公司,在自負盈虧的同時向第三方輸出全家店型及整體設備裝修方案。
由此可見,頂新集團作為全家母公司,在后臺建設與前臺運營方面已有所區分。
這里面首先有行業趨勢變化的原因。例如在鮮食工廠板塊,一些便利店高管認為,如果當地鮮食工廠處于空白狀態,那么首選統籌社會資源,多家企業聯合建設。這不一定限制在便利店業態中,跨界聯合反而更好做到成本、風險共擔。但如果區域內已有規?;r食工廠,若不是出于資本、地產投資等考慮,目前來看沒有必要自建鮮食工廠。
其次也有日本全家與中國全家品牌糾紛導致的因素存在。“頂新與日方第一輪品牌授權合約簽了20年,第二輪只有10年。對于企業運營來說,10年太短了。所以頂新要另做打算,也不是沒有可能。”一位便利店高管對此分析稱。
日資便利店普遍提速
本土品牌進入整合并購期
全家便利選擇當下提速,主觀原因在于與日方的品牌授權糾紛基本告一段落。但不能忽視的是,便利店行業大勢也是推動全家發力的重要變化。
《第三只眼看零售》注意到,日資便利店在近兩年間先后加速擴張。
例如7-Eleven中國董事長內田慎治表示7-Eleven已經具備等同于進入收割期的能力,新進駐省份最快一年即實現盈利。其重大變化包括:從專攻一線、省會城市調整為將二三線城市納入開店范疇,擴大市場空間;調整開店策略,摸索社區商圈新店型;降低單店投資成本及加盟費門檻,在不影響品質的前提下使加盟商更易盈利,使總部更易拓店。
羅森也通過區域大加盟戰略加速進駐新城市,同時開啟品牌并購。其最新一次并購動作,是以羅森(廣東)便利有限公司作為天虹微喔100%股權的受讓方,成交價格為人民幣3.1億元。雙方于2021年12月29日正式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
這對于全家來說,無形中便會形成壓力。
一方面,同為日資品牌,潛在加盟主選擇品牌時必然會評估其加盟成本、品牌形象、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那么,如果7-Eleven、羅森進一步擴張,即有可能影響全家招募加盟商。另一方面,從市場占有率來看,適合日式標準化便利店運營的城市數量本就有限,在7-Eleven、羅森不斷滲透的背景下,便會限制全家提升市場占有率。
事實上,從魏應行為數不多的幾次媒體訪談中即可看出,全家便利并非無心擴張。他曾在2014年表示,“全家便利店已經進入擴張期。我們的步驟是大概三年一個新區域,一年兩到四個新城市。我們預估到2020年全家便利門店會達到4500家,到2024年預計到1萬家。”
同時,本土便利店近一年來也逐漸呈現出并購整合趨勢。這對于全家便利來說,或許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點。
相比較2017年前后來看,資本對便利店業態的關注度、投入度有所降低。部分有志于長期參與便利店業態的投資方也改變了投資目的及運作方式,從希望在3-5年內投出一個上市公司,改為推動便利店行業并購整合。同時,疫情影響、消費市場變化等原因使得部分認為自身沒有能力、或沒有強烈意愿堅持長期投入便利店的經營者尋求出售、乃至關停退出。
在此背景下,對于做好準備,計劃長期投入便利店行業的企業來說,當下便是一個攪局者退出,有助于拿下優質標的的良好環境。
具體到全家便利來說,全家在經營能力、商品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它入華7年即表示實現盈利,可見已初步得到市場驗證。同時,全家便利背后的頂新集團在投入預期、資金實力等方面也有優于機會主義投資者。
可見,全家便利在處理好品牌授權糾紛的基礎上,即具備了趕超意愿及突圍機會。從全家便利的企業愿景中也能看出,全家便利希望以“務必使加盟伙伴得到最好的后勤支持與指導;讓消費者購物之余獲得更多的附加價值;加盟伙伴及廠商都能與公司共同成長,達成各城市第一”為奮斗目標。
近日,一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叮咚買菜已經開啟大裁員,采購50%,算法30%,運營30%,招聘10%-20%。...
2022-01-16 標簽: 叮咚買菜近日,日本羅森發布2021年3~11月合并財報,其總營收為5224億日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為243億日元,為上年同期2倍。...
2022-01-13 標簽: 羅森 便利店免費加入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