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波蘭波茲南舉辦的POLAGRA國際食品展的波蘭傳統食品展館中,位于正中心黃金展位的便是波蘭最具價值的傳統農產品——歐盟傳統特色保護農產品,包括波蘭芝士、蜂蜜、黑面包、熏制香腸等等,小編現場也品嘗了這一區域的芝士,味道醇厚悠長,一打聽價格才知道,同樣分量的芝士,如果獲得了歐盟傳統特色標簽的話,售價將是普通品牌芝士的兩倍左右。這讓小編不僅感到深深的好奇,歐盟傳統特色農產品標簽政策從何而來?作為歐盟的農業大國,波蘭又有哪些傳統特色農產品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歐洲的很多國家都先后迎來了自己的快速發展期。歐洲農業在機械化等高效率手段的推動下,食品產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引出了政府和民眾的反省。1992年開始,歐盟先后推出了很多法規來保護有那些堅持傳統制作工藝、不使用防腐劑、添加劑、又味道品質上佳的那些地區特色農產品和有歷史的傳統農產品。
歐盟從1992年開始至今,一直都在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法規,目前推出了三大特色農產品標簽——原產地保護標簽(PGO: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 )、地理標志保護標簽(PGI: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傳統特色產品保護標簽(TSG:Traditional Specialty Guaranteed)。傳統特色農產品的經營者可以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請,通過審核的農產品就可以在整個歐盟區域使用這個標簽,并享受免檢、稅收優惠等諸多好處。消費者只要看到歐盟的這三大標簽,就可以放心購買。
迄今為止,歐盟已經有582個原產地保護標簽產品,61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標簽和49個傳統特色產品保護標簽。在這些產品中,數量最多的分別來自于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英國。波蘭境內目前有37個產品位列其中。這些標簽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僅等同于品質的保證,更可以通過這個標簽了解到很多特色農產品背后的歷史、文化、起源地等有趣的故事。為此,歐盟的這一標簽政策不僅僅具有保護特色農產品的經濟意義,更具有宣傳區域個性、傳統歷史的文化意義。
波蘭的農業根據歐盟的這個特色農產品保護政策,形象地在波蘭地圖上化了兩條明線:一條代表原產地保護產品的紅線,一條代表地理保護標志的黃線。
紅線是境內的產地保護標簽的9個生產地,除了波蘭北部出產的ZATORSKI鯉魚,其他八個都位于波蘭的南部,分別是三個芝士原產地、兩個白扁豆原產地,兩個蜂蜜原產地和一個櫻桃原產地。這些產品或擁有很長的出產歷史、或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產工藝。波蘭南部得天獨厚的山區自然種植環境是這些原產地保護農產品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
黃線代表的地理保護標志產品區域,則有19個之多,產品種類包含草莓、羊羔、蜂蜜、芝士、糕點、面包、蘋果、香腸、華夫餅、洋蔥派等多種農產品及加工食品。這些產品的分布在波蘭西部,中部、南部等區域都有。
另外波蘭還有9個產品獲得了傳統特色產品保護標簽,歐盟要求符合制作工藝傳統、制作原料傳統,并且該產品起碼擁有上百年的歷史。這些獲得標簽的農產品尤其是加工食品,可能也會在歐盟的其他國家里出產,但是如果波蘭的此類產品已經申請出了保護標簽,根據歐盟的相關規定,其他產品不得使用該標簽。違規使用將面臨歐盟的處罰。
近年,波蘭境內也出臺了“波蘭產品標志法”,規定由波蘭農民生產且未被加工過的農副產品,以及在波蘭境內加工且原料產自波蘭的肉類加工食品,并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進口原料占制成品的比重也不得超過25%,可以申請“波蘭產品”標志。獲取標志后便可享受免檢等“綠色通道”。冒用標簽者則會面臨主管部門的處罰。
歐洲的食品標準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在普通的食品標準之外,歐盟和各個國家還進一步制定法律法規,優中選優,讓消費者在購物選擇時可以能夠更有效率地找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EP)表示,盡管新冠疫情的傳播,尤其是第三季度的肆虐,讓人們對88億美元的出口目標感到擔憂,越南海產品出口仍...
2022-01-17 標簽: 越南海產品IRI和210分析公司在一份新報告中顯示,2020年的海鮮零售銷售額創下新高,2021年的銷售總額超過了前一年。...
2022-01-17 標簽: 美國海鮮免費加入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