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對大健康的追逐之下,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逐年攀升。
彭博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健康食品市場規模為11408億元,同比增長5.6%。而在2012-2020年,我國功能性食品占健康食品市場的比重從19.5%提升到22.6%。
另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預測,2022年我國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
這一備受資本看好的賽道也誕生了很多新銳品牌。2022年1月,功能正餐品牌輕松法則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2021年間,功能性食品品牌minayo、JOLIYOYO、Wonderlab、糖友飽飽等也陸陸續續加碼融資。
據公開二手資料,2021年一整年來,至少已有52家品牌獲得融資,其中至少超6家完成了億元級A輪融資。
AgeClub統計了幾起發生于2021年的功能性食品融資事件,可以看到,功能性食品之“功能”主要在于體重管理、控糖、減壓、助眠、健康養生等,代表產品主要有飲料、益生菌、食物棒、軟糖等。
拋開這些包裝精美、豐富多樣的食品不談,究竟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事實上,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只有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劃分,并沒有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接近保健食品,但并未獲得“藍帽子”保健食品專用標志,屬于普通食品。
食品營養學對功能性食品的定義是:一種具有特定功能,適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療為目的又可調節機體功能的食品。
縱觀產業全局,功能性食品市場已經形成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及原料加工、中游功能食品生產及下游零售環節三大部分。
圍繞整個產業鏈也孕育出許多企業和品牌,不乏巨頭,市場可謂一片火熱。
目前,我國原材料上游的代表企業包括同仁堂、九芝堂、金禾實業等。
中游生產代工企業主要以仙樂健康為主;品牌運營的代表企業包括品渥、泰泰食品等;自產品牌商包括東阿阿膠、無限極、東鵬飲料等。
下游直銷代表企業主要有金士力等;線上平臺包括天貓、淘寶、阿里健康等;大型連鎖藥店包括國大藥房、老百姓、復美等。
食品飲料龍頭娃哈哈不僅推出多款功能性食品,還專門打造健康食品電商平臺“康有利”,售賣保健品和健康食品;
保健品巨頭湯臣倍健同樣推出系列功能性軟糖新品,如針葉櫻桃維C軟糖、DHA軟糖等,還大力布局膳食營養補充劑;
中藥老字號同仁堂跨界推出的“枸杞拿鐵”也曾收獲一眾好評;
乳企蒙牛也推出了“冠益乳”功能性酸奶等功能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專注功能性賽道的企業和品牌,由于功能性食品與食品、保健品、營養品等多個品類關聯緊密,這一市場的火熱,也吸引了許多其他領域的巨頭和企業入局。
美國時間7月13日上午11點,2022年美國營養配料獎(2022 NutraIngredients-USA Awards)在美國芝加哥揭曉,今年已經是第五屆評選,每年由獨立...
2022-07-14 標簽: 功能原料作為眾多世界頂尖食品飲料和健康產品品牌商的合作伙伴,全球營養行業領先企業ADM近日發布了對全球人類微生物組市場的展望,預計到2026年其市場...
2022-07-11 標簽: ADM截至6月30日,日本消費者廳上半年共有560件功能性食品新品進行申報,這些新產品呈現出哪些新的市場趨勢,又有哪些新原料和熱門原料正在被使用...
2022-07-11 標簽: 功能食品根據CBNData《骨關節健康白皮書》數據,目前有32%的中老年人存在關節問題,此外,白領上班族、運動愛好者、超重人士、濕寒地區和家務勞動人群...
2022-07-06 標簽: 保健品免費加入讀者群